实施德育最基本途径是()。
A.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
B.课外、校外活动
C.班会
D.少先队、共青团活动
教育的“生物起源说”和“心理起源说”的共同缺陷都否定了()。
A.教育的科学属性
B.教育的生产属性
C.教育的社会属性
D.教育的艺术属性
材料:
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,对数学特别感兴趣,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,升入初中后,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,他的成绩很不理想,在班级的排名在30几名,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,使他很有挫败感。他很想取得成绩,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,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。有一次,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“字迹潦草,思维混乱,简直不是人写的”。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,上课不认真,拖欠作业,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。
(1)分析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。
(2)结合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?
简述中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。
材料:
记者在一次家长开放日后的家长座谈会上。听到一位家长对教师和学校提出批评。他说,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,他发现'-3老师提问题时.自己的儿子频繁举手,但老师都视而不见,而总是把机会提供给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,对此他感到气愤。
据记者了解,每位教师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,然而在教学
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。一般来说,教师往往对班内1/3或1/4的优秀学生最为关注并给予了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,而班内半数较差的学生得到的关注和帮助最少。师生之间关系的这些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与鼓励。
分析上述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,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过程的机会均等。
简述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。
德育应该遵循疏导原则,因此,正确的德育要严禁惩罚。判断
为了提高教学效果,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直保持随意注意。判断
义务教育的实质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。判断
“大有大成,小有小成”是()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。
A.自觉积极性
B.启发性
C.巩同性
D.因材施教
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:“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,有时候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。”这位教师的学生说:“我们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,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一样看待,从来不相信 我们,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。有时明知他是对的,也故意与他作对。”
结合德育原则,谈谈教师应如何处理上述材料中的问题。